都知道月經是月經育齡女性評估健康的重要標準,尤其是量多兩準備生育的女性,通常在試管嬰兒前期問診中,少算數字醫生也會問及生理期相關問題,正常比如月經周期、對照月經量等,差距用以研判當前的需當心生理指標。


月經對于女性的重要性
經血從哪兒來?為什么不會凝固?我們都知道經血是從陰道里流出來的,但其實真正出血的量多兩器官不是陰道,而是少算數字子宮。月經是正常隨著卵巢功能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流血。經血的對照顏色是暗紅色的,與我們受傷時候傷口出血的差距顏色不同,這是需當心因為經血并不是單純的血液,它里面還混合有脫落的月經子宮內膜、宮頸粘液以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
我們平時傷口出血,如果傷口不大,血液可能很快就凝固了,但是為什么經血可以流好幾天呢?這是因為月經血中含有大量的纖溶酶,纖溶酶可以溶解纖維蛋白,使經血不凝固,這樣就能保證經血順利地排出體內,不會淤積。因為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在子宮腔表面形成了創面,所以子宮內膜修復完成后,月經也就干凈了。
如何計算月經周期?
月經周期計算方式
很多人以為月經周期就是月經干凈的那段時間,從上次月經干凈到這次來月經前,就是一個月經周期。其實這不對,正確的計算方式是從上次陰道流血的第一天開始計算,到這次月經陰道流血的第一天結束。
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35天,平均28天。每次持續2-8天,大多數是3-5天。每次月經的總量是30-50ml。
如何判斷月經過多?
月經異常跟疾病的關聯性
如果每次月經的總量超過80ml就可以診斷為月經過多了。一般人可能對80ml沒有太多概念,一般也不太好測量這個量,所以,在平時問診過程中,我們主要通過患者使用衛生巾的數量來判斷月經的多少。
如果你每次來月經的時候,一天換4-5片衛生巾,只有最多的那天可能會完全濕透,其他的基本只是濕一半或者一部分,那就是正常的月經量。
但如果你每次月經需要使用超過20片衛生巾,基本全濕透,甚至有些人還需要用到孕婦衛生巾,并且月經伴有大量的血塊,那就妥妥的是月經過多了。
月經過多的原因有哪些?引起月經過多的原因有很多,只要疾病影響到凝血功能或者使子宮內膜的面積增大、增厚,都可能會導致月經過多,具體包括:
子宮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因為會增加子宮內膜的面積,并且影響子宮的收縮,所以會出現月經過多。可以通過婦科B超進行診斷,如果確診為粘膜下肌瘤或者由于月經過多引起患者貧血,一般需要手術治療。
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周期性的變化是受到卵巢功能調控的,當卵巢功能異常,比如多囊卵巢或者更年期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子宮內膜增厚甚至子宮內膜增生過長。這種情況下當內膜脫落,陰道流血量就比較多,引發月經過多。
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內膜局部的增生,也會引起內膜面積增大,導致月經過多。
血液疾病: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疾病的患者,由于凝血功能異常,也會導致月經過多。
上環:上環屬于宮腔放置異物,會刺激內膜炎癥,影響內膜修復,所以上環的女性容易出現月經過多。很多人上了環不僅月經量多,時間還長,一取環一切問題都沒有了。
除了上面這些常見的疾病,像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癌、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甚至宮頸癌,都可能會表現為月經過多。
月經過多的原因有哪些?
月經量的參考標準
每次月經量30ml屬于正常,少于20ml屬于月經偏少,月經過少的診斷是月經少于5ml。這里提到的5ml是每次月經的總量,也就是幾天月經量的總和。一個礦泉水瓶蓋的量就是5ml了,所以有些女性覺得自己月經比以前少了,但真正能夠達到月經過少診斷的人還是少數。
月經過少的原因有哪些?子宮內膜受損:反復多次人工流產或者曾經進行過宮腔手術,就有可能會損傷到子宮內膜。子宮內膜分為兩層,上面一層是功能層,每個月都會脫落,但也可以自己修復;下面一層是基底層,不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一旦損傷就是永久性的傷害。當進行宮腔操作的時候損傷到基底層,就會出現宮腔粘連、月經過少甚至閉經的問題。
子宮內膜結核:結核也會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導致月經過少、閉經甚至不孕。
卵巢功能減退:這個是月經過少的女性最擔心的問題。當卵巢功能減退的時候,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就會下降,降低的雌激素也會影響子宮內膜增殖,使子宮內膜變薄,月經量就減少了。女性隨著年齡的增加,卵巢功能都會出現生理性的下降,所以我們的月經量也會自然減少,同時也可能會伴有月經周期變短的問題。雖然現在的月經量沒有以前多了,但只要還在正常范圍內就不用擔心,這其實也是一個自然衰老的過程。
除了這些常見的原因,甲狀腺功能異常、高泌乳素血癥等內分泌疾病,或者口服避孕藥等都可能會引起月經過少。
雖然說月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出我們的身體狀況,但也不用太過緊張,不用總是把自己的月經情況與別人或者與以前對比。只要您的月經周期、月經量在正常范圍內,有些變化也是屬于正常的。









